力甄教育重啟:從轉型過渡到重新出發

這不是一篇活動介紹文,也不是行銷貼文,
而是一段關於力甄教育的近況更新。
作為創辦人,我想親自寫下這段歷程,
記錄這一年半的調整、反思與重新出發的決定。

過去的節奏與眼前的轉折

從 2021 到 2023 年,力甄曾是一個活躍且多元的教學團隊。

我們曾動員近 30 位大學生助教,設計課程、舉辦營隊、進入校園合作,走過台灣許多地區的高中現場。

到了 2023 年中後期,隨著多數助教畢業或進入下一階段人生,我們進入了一段團隊重整與過渡的時期

那之後的合作與營運,主要由我親自規劃、執行,也重新開始思考:「我們真正要留下來的價值是什麼?」

這段期間,網站暫停更新、社群較為安靜,但課程與內容的打磨從未停歇。
只是,我選擇先把事情做好,再來開口說話。

2024 年的實驗與調整

我嘗試重啟營隊規劃,安排了北中南三地的暑期口說與辯論營隊課程。
雖然最後僅有台北的口說演講營成功開成,但整體教案與活動設計,仍累積了許多寶貴的經驗。

這一年,我確實花了較多心力在核心教學上,將許多原本交由助教協助的行政與溝通工作親自接手,讓流程更清楚、內容更聚焦。

我逐漸明白:

力甄不能只是擴張,更應該朝「穩定」、「可複製」、「高品質」邁進。

2024–2025:重新連結,逐步建構

在 2024 年底到 2025 年初,我們再次與許多熟悉的夥伴合作,共同完成三場活動:

  • 桃園陽明高中口說演講工作坊:由 3 位助教與 1 位見習生協助
  • 高雄中山附中英文辯論工作坊:由 2 位經驗助教支援
  • 台中西苑中臺灣英辯營(四天):總共 12~14 位助教參與,其中 3 位擔任主力講師助教

這些助教大多來自我們過去在各地合作過的高中、營隊或大學社群,

他們願意在不同時間點再次加入力甄,協助現場運作,也展現了力甄團隊價值的延續性。

我深深感受到:即使我們團隊正在轉型,我們的信任與連結,從未真正中斷。

建立制度:分工更清晰、支援更到位

這次的寒假營隊不只讓我重新連結人力,也讓我在管理上做了具體調整。

每場活動前,我都提供了更明確的分工說明與任務安排,讓每位助教與見習生都能清楚自己在不同時段的角色與任務。

搭配設計好的活動說明卡與流程標記清單,不只讓大家能快速進入狀況,也避免過去臨場土法煉鋼的混亂。

我的目標不是讓助教變成指令執行員,而是打造一個可以訓練、可以培養、也值得留下來的教育現場。

這些制度與準備,為力甄的教學模式建立了初步可複製的雛型,也為未來更多的協作者鋪好路。

再出發:穩住核心,再擴展外圍

我清楚知道,未來力甄的永續發展仍然需要穩定可靠的成人團隊。但在這個轉型與重整的階段,我選擇親自統籌大部分內容與營運節奏,讓核心產品與理念先重新穩定。

這篇文章,就是我對外重新說話的第一步。

我會陸續分享我們這一年半來設計的教學架構、教材理念,以及幾場關鍵活動的幕後記錄。也會更清楚地定義:力甄教育,是一個怎樣的存在。

下一篇:為什麼要寫《力甄快指南》PF

下一篇,我會談談:

  • 為什麼我設計了那本給 EFL 學生用的《力甄快指南》PF 篇
  • 為什麼它不只是一本技巧說明書,而是針對台灣學生特性與英文程度,重新設計的一份入門導引工具
  • 以及,我認為英文辯論在台灣真正應該長成什麼樣子

✉️ 聯繫與後記

如果你是學生、家長、老師,或曾經加入過力甄的夥伴,歡迎留言或寫信給我:
📩 [email protected] 或 團隊信箱 [email protected]

這不是結束,而是我們下一階段的開始。
力甄還在,楊仕任老師我也還在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